國內新聞
13 國內新聞
輻射監測生力軍!石門水庫、清華大學環境輻射監測站正式上線
石門水庫、清華大學環境輻射自動監測站正式上線!原能會自 2018 年 7 月 10 日起,在網站上除了原有的 47 個測站外,還將加入石門水庫、清華大學等 2 個監測站,每隔 5 分鐘更新即時監測數據,民眾動動手指上原能會官網 (www.aec.gov.tw) 或手機下載全民原能會 App 就可以看到全國49 個環境輻射監測站的即時資訊。
原能會表示,特別感謝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,及國立清華大學提供場地與電力等資源,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負責輻射監測相關技術與設備,使全國環境輻射即時監測網再添 2 個生力軍,擴大我國固定式環境輻射監測範圍,讓民眾更能掌握生活周遭輻射狀況,為重要水源與校園的輻射安全把關。
本刊訊,2018/07/10
核燃料分批運送是國際標準作業5 年可攤平外運成本
台電公司依立法院 2018 年 1 月 30 日通過於 2020 年底前,全數移出核四廠燃料的決議,於 7 月 5 日辦理核四廠首批燃料棒運出。台電表示,燃料運送需符合台、美規範的合格運輸箱,數量有限,1,744 束需872 個運輸箱,每 10 箱裝一個貨櫃,需 88輛貨櫃車,無法一次運送;當年該批燃料亦分 7 批運抵國內。
台電強調,燃料全數運出後,每年可節省保警、保險、保防視察等共約 1.4 億元費用,及廠內人力、物力及管理等成本。核燃料拆解與外運費用為 6.9 億元,在全數運出後 5年,此項費用即可攤平。而當時購置該批燃料帳列 81.6 億元,已納入台電公司資產負債表「不動產、廠房及設備」項下之「購建中固定資產」中。
本刊訊,2018/07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