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類受災者的心聲 來自日本青森縣的一封信
2 第三類受災者的心聲 來自日本青森縣的一封信
文‧三上佳子
本文作者是本刊記者在2009年去青森採訪六所村時,所認識的當地華僑。透過她的書寫,讓我們窺見青森現下的景況,幾乎和福島縣居民遭受歧視一般,充滿無奈與辛酸。希望您能耐心讀完,也轉告其他認識的朋友,希望能幫助青森澄清外界的誤會,早日重回正常生活軌跡。
另外,曾有福島災民跨海來台現身說法,聲援反核遊行,我們就來一篇平衡報導吧。文中提到女川電廠(19 8 4 年)比福島(1971年)要早建是不對的,不過並不影響三上女士想表達的心聲。
|
前兩天電視新聞報導這次世界各地對「東日本大震災」的捐款數以台灣為第一,讓我感到驕傲也以此為榮,更感謝台灣的同胞們為日本祈福、募捐。我居住的地方─青森縣,也屬於「東北」,是日本東北6個縣中濱臨太平洋的地區。
青森、岩手、宮城、福島4縣中,青森是受災最小的一個縣,「311」之後,連續發生過100多次餘震,其中超過5級的有10次左右,但是青森只發生了1次4級地震,電視上也早已看不到有關青森的災情報導。
雖然青森縣裡仍有無家可歸的避難民,但不比其它3縣嚴重,不缺物資,不缺水,也沒受到輻射的威迫。但我們卻成了「第三類受災者」。
第一類受災者:因地震和海嘯而避難中的難民。
第二類受災者:因核能發電廠破損被迫避難的難民。
第三類受災者:沒受到地震、海嘯、輻射的危害,卻因以上原因的風評而不得不失去工作等的難民。
第一、二類受災者有各方面的援助,第三類受災者卻只能靠自己努力,因為他們沒有國家扶助就業的特權,也沒有特別補助金可領。
前兩天新聞報導秀出一手拿著報導福島輻射消息的報紙,一手拿著放大鏡照著巫婆手中的蘋果說:「這蘋果是從日本來的嗎 ?」的白雪公主,雖然只是外國的一段小小的諷刺漫畫,但卻使果農們傷透了心…。
確實,輻射是個很可怕的東西,但毫無任何資源的日本,除了這之外還能有更好的東西嗎?有位避難者抱怨著說:我們現在過著原始的生活。如果我們都能忍耐著不用電腦、冷氣、暖氣,不用最新型電器用品,早睡早起不過夜生活,如此這般過著原始的生活,是不是就可以不要核能發電廠?
也有專家說:可利用地熱、水力發電。地熱就是溫泉,最適合的地區也就是現在發生地震的所有地區,如果真用此方法,那麼觀光區就成了一棟棟冒著水蒸氣的發電廠,和充滿水車的世界,溫泉區都得關門大吉,失業率會比現在更高…。
這次的輻射事件雖說是「天災」,歸根究底就是「東京核能發電廠和官方的舞弊」所造成。我住的青森縣裏也有核能發電廠,也是災區之一,也發生了冷卻機停電狀況,但卻能及時控制住。這次的震源地,也是受災最重、最靠海邊的宮城縣女川核能發電廠,是一所比福島早建了許多年的核能發電廠,它的冷卻機也因灌水而停止,但也沒造成災害。
別的地區的情形我不知道,但我居住的「青森縣六個所村」地區,在20多年前是個沒有醫院、沒有消防隊、沒有超市、沒有便利商店等的小漁港。年輕人沒有工作,不得不到外地打工,尤其到了冬季,家裡更是只有婦老幼小,真正是「鳥不下蛋」的地方(鳥都不願意飛來吧)!現在受到核能發電廠的恩惠,不但有了商店、超市等增加了年輕人的就業機會,還有了醫院和設備最好的消防設施,更發掘了溫泉回饋村民;而且從一個貧困的漁村發展成觀光區,且在幾年前就已是青森縣內個人所得最高的地區。經過此次經驗,還特別做了總檢查和增加安全設施。可是,現在受到福島的影響,連日本第一的弘前公園盛開的櫻花都缺乏國外觀光客的光顧。
輻射確實可怕,但以「安全安心的青森縣」為號召的青森縣,現在正受著風評的影響,小飯店、溫泉旅館、特產店一家一家的關門大吉,員工一個一個失業。撥不到賑災援救金的青森縣只能靠縣民的力量,但最需要的還是友人們的支持。
青森現在是安全、安心的 !!!!!
旅居日本四十餘年的台灣女兒 日本阿嬤的心聲